1. 課程使用的核心工具
Cursor:AI 輔助開發工具
Cursor 就像一個超級聰明的程式編輯器。它不只是 ChatGPT 的進階版,而是一個完整的開發環境。它具備程式碼顏色標示讓程式碼更容易閱讀、自動補齊幫你快速完成程式碼、即時錯誤檢查發現問題,以及處理複雜專案的能力。
最重要的是,你可以安裝 Live Server 套件。當你修改程式碼時,瀏覽器會自動重新載入。這就像在廚房做菜時,可以即時試味道一樣方便。
Zeabur:雲端部署平台
Zeabur 讓部署變得超級簡單。就像使用外送平台一樣,你不需要自己建廚房,只需要專注於做出好菜。只要幾個步驟,就能把本地開發的產品放到網路上,讓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。
2. 本地開發與雲端部署
很多人會搞混這兩個概念。我用簡單的比喻來說明:
本地開發就像在自家廚房做菜。你可以隨心所欲地嘗試各種配方,失敗了也沒關係,只有你自己知道。而雲端部署則是開餐廳,需要考慮客人的需求、食材的品質、服務的穩定性。
在本地開發階段,你只需要專注於功能的實現。使用 Cursor 的 Live Server 功能,可以即時看到網頁的變化。這就像在廚房裡試味道一樣方便。
當產品準備上線時,就需要考慮雲端部署。這就像把餐廳開張,需要考慮:
- 可訪問性:全世界的用戶都能透過網址訪問你的產品
- 穩定性:確保服務不會中斷,就像餐廳不能隨便關門
- 安全性:保護用戶資料,就像餐廳要確保食品安全
Zeabur 讓這個過程變得簡單。就像使用外送平台一樣,你不需要自己建廚房,只需要專注於做出好菜。但當你的「餐廳」開始有上千個客人時,就需要考慮更專業的解決方案。
3. AI 溝通的基礎技巧
大量刪除內容
AI 現在很聰明沒錯,但也因為太聰明,所以會自動幫你腦補很多東西。很多時候這些內容並不是你所需要的,因此有一個重要技巧:大量刪除內容。不要擔心刪過頭,因為要生成東西很快。
三個等級的 Prompt 技巧
我們一起來看看不同層次的 Prompt 技巧,讓大家循序漸進地學會與 AI 溝通。先讓我們從最爛的 Prompt 寫法開始看:
這種 Prompt 容易造成語意混淆。「幫我改成」是跟 AI 講話的指令,而「幫助人們變得更健康」是實際要在網頁上改的字。當沒有用引號或特殊標記區分時,AI 可能會搞混哪部分是指令、哪部分是內容。
接下來看看稍微好一點的寫法:
這種方式用引號明確區分了指令和內容,避免了語意混淆。通常 B 級就已經還不錯了,不過問題在於,AI 會需要多花時間去搜尋確認你要改的位置在哪裡。
最後,我們來看最完整的寫法:
這種 Prompt 的好處是 AI 能完全理解你的需求。這樣就很明確是要把哪個位置的文字,修改成什麼結果。雖然看起來比較長,但能確保結果的準確性。
內容操作的三個基本動作
學會了 Prompt 技巧後,有三個基本動作:
這些技巧看似簡單,但實際使用時非常實用。關鍵是要明確指出操作的位置和內容。
4. 讓網站不只是「能跑」,更要「好看又好用」
當大家開始做產品時,很多人只關心功能能不能跑。很少考慮用戶體驗。這就像蓋房子只考慮結構,不考慮住起來舒不舒服一樣。其實只要把這三個面向設定好,整個網站的質感就會大幅提升:
顏色選擇
推薦使用
字體選擇
推薦三個
圖標使用
圖標的作用是增強視覺效果,不是裝飾。要確保每個圖標都有其功能性。
5. 讓 Google 幫你找到用戶:搜尋優化小技巧
做出好產品只是第一步。如何讓用戶找到你的產品同樣重要。這就是搜尋引擎優化的價值。
設置 Meta Tag 是告訴搜尋引擎頁面內容的重要標籤。每個頁面都應該有獨立的 Meta 描述,讓搜尋引擎了解頁面內容。要快速設置 Meta Tag,可以開啟素材庫中的 meta.txt 範本來複製使用。
除了 Meta Tag,還需要建立 Sitemap。Sitemap 就像是網站的導航地圖,告訴搜尋引擎網站有哪些頁面、頁面之間的關係,以及更新頻率等重要資訊。有了 Sitemap,搜尋引擎就能更有效地爬取和索引你的網站。
設置好 Meta Tag 和 Sitemap 後,要透過
6. 保護你的「數位房子」:資安防護入門
當產品開始有真實用戶時,資安就變得重要了。我用「居家安全」的概念來解釋資安標頭,讓技術概念更容易理解。就像家裡要裝門鎖一樣,網站也需要基本的防護措施。
這個 Prompt 的巧妙之處在於要求用生活化的比喻來解釋技術概念,讓複雜的資安知識變得易懂。了解資安概念後,可以讓 AI 自動添加必要的安全措施。
資安沒有一定的標準,要根據產品需求來調整安全等級。關鍵是在安全性和易用性之間找到平衡。
7. 文件式開發:先討論規格書,再實作功能
很多人會直接要求 AI 寫程式,但沒有先釐清需求。這就像蓋房子前沒有畫設計圖一樣,很容易出問題。
因此我建議使用「文件式開發」的方法。這就像建築師蓋房子前要先畫設計圖一樣,我們在寫程式前也要先寫規格書。規格書就像是專案的「使用說明書」,裡面詳細記載了功能需求(這個功能要做什麼)、技術規格(使用什麼技術來實現),以及介面設計(用戶看到的畫面長什麼樣子)。
對於生成規格書,我推薦使用上課所建立的「企劃書 AI」來協助。我們上課是用 Gemini 的 Gem 功能,這個功能可以讓 AI 記住你的偏好設定和常用的 Prompt 模板,讓每次生成規格書時都能保持一致的格式和品質。當然,如果你習慣用 ChatGPT 也很合適,只是需要每次都重新設定 Prompt。
這樣做的好處是:
- 清楚規範實作範圍:AI 知道要寫什麼,不會亂加功能
- 避免重複討論:需求一次釐清,不用來回修改
- 提高開發效率:有明確目標,開發速度更快
當規格書確定後,就可以讓 AI 按照規格書的內容來寫程式:
這樣 AI 就會按照規格書的內容來寫程式,不會偏離原本的需求。
好的規格書是成功專案的基礎。花時間寫規格書,比花時間修改程式碼更有效率。
8. 後端實作的三種選擇:AI Coding、n8n 與工程師
當你的產品需要更完整的功能時,比如用戶註冊、資料儲存、程式介面串接等,就需要考慮後端實作。很多人常常不知道該選擇哪種方式。
有三種主要的後端實作方式,每種都有其適用場景。我用表格來幫你快速比較:
我的個人推薦路徑
基於我的教學經驗,我建議大家可以按照這個順序來發展:
第一階段:用 n8n 快速驗證想法
先從 n8n 開始,用視覺化工具快速建立 MVP(最小可行產品)。這個階段的重點是驗證你的想法是否有人需要,而不是追求完美的技術實現。
第二階段:AI Coding 處理簡單需求
當你發現有些功能 n8n 無法滿足時,可以學習用 AI Coding 來處理這些簡單的需求。比如客製化的表單、簡單的資料處理邏輯等。
第三階段:找工程師完善系統
當你的服務開始有上千人使用時,這時候就需要考慮找專業工程師來完善系統。因為這時候你會遇到效能、安全性、擴展性等問題,需要專業的技術支援。
這個路徑的好處是:
- 降低風險:先用低成本方式驗證想法
- 漸進學習:不會一開始就被複雜的技術嚇到
- 實際需求導向:根據真實需求來選擇技術
當然,這只是我個人的建議。如果你已經有程式基礎,也可以直接從 AI Coding 開始。重點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調整。
9. 社群回饋:分享學習成果,獲得額外資源
上完課後,如果你願意在社群上分享你的學習心得,我就會送你一些實用的模板當作回饋。
活動說明
在社群上發佈你的上課心得,並且標記我:
回饋內容
完成分享後,你可以獲得以下資源的完整原始碼:
重要說明:我會提供完整的原始碼,你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去修改功能,也可以直接將這些系統作為服務提供給客戶使用。這不只是學習資源,更是可以直接商業化的產品模板。
領取方式
私訊我的